不易入睡、容易惊醒、清晨醒来过早,而白天却昏昏沉沉、总打瞌睡,这是很多老年人共同的痛苦,共同的焦虑。那么,老年朋友们该如何预防失眠呢?五邑中医院老年病科主任韦继政建议,患有失眠症的老年人应调整心态、谨慎用药。
【现状】
老年人普遍失眠
睡眠是每个人都十分重视的事情,睡眠的时候我们浑身放松,美美地睡上一觉,我们立刻就感到轻松自在。一旦失眠了,不仅无法摆脱白天工作的劳累,整个人会更加疲惫,甚至让人抓狂。
“很多老年人在睡眠方面都存在障碍。”韦继政表示,根据一项对9000名60岁以上老年人的调查结果显示,半数以上有睡眠障碍;根据一项针对内科、骨科及老干部病房睡眠障碍调查的结果显示,53%—77%的人睡眠存在障碍,而且随着年龄增大发生率更高。
据其介绍,老年人失眠的主要症状为:入睡困难、睡眠维持困难、早醒、睡眠间歇性醒来。
【探因】
心理是主要因素
韦继政分析认为,心理是老人失眠的主要因素,其中,常见且影响重大的是退休和丧偶。
此外,生理因素也很关键,一方面,在于睡眠生理改变:正常人入睡的早期阶段睡眠浅,易醒;晚期阶段睡眠深,不易醒。老年人的早期阶段加长,晚期阶段缩短,所以易醒;另一方面,在于褪黑素缺乏:褪黑素是大脑松果体分泌的一种激素,有维持睡眠节律的功能。老年失眠患者,血循环的褪黑素减少,高峰出现延迟,也会影响睡眠。此外,老人睡得过早,容易早睡早醒。
还有病理因素:一是患者的性格欠完美:抑郁、焦虑、紧张等,是失眠的常见原因;二是器质性疾病:夜尿多(男性前列腺肥大、女性尿失禁)、心脏病、关节炎、帕金森氏病、停经、癌瘤等;三是服用多种药物导致,老年人疾病多、服药多,有些药物会干扰睡眠。
此外,睡眠时发生的疾病也有有可能干扰睡眠,如患者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、不安性腿动综合征、阵发性肢动综合征都会使患者有效睡眠时间减少。
来源:江门日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