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变不良习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美国纽约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苏珊·海特勒提出,习惯的改变就是对头脑进行重新编程。先看几个例子:
试想你在开车。你是怎样发动汽车,然后向前走的?闭上你的双眼,看看能否将你做的每一个动作视觉化。你会和大多数人一样感到很累,因为你要想象发动汽车的每一个细节。然而你每天开车觉得这一切都是那么简单,没有任何不适。打字也是如此,你不可能在敲键盘之前想好每一根手指该做什么动作;投球也是如此,你不可能想好移动左脚、右脚,手指抓住球,把手臂往后伸,最后放松让球射出去。
如果要思考每一个动作,我们会疯掉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神经科学研究证实,习惯能让动物节省脑力资源。自动执行动作,即俗话所说的“习惯成自然”,是节省脑力的活动方式。现在你要对这些自动动作进行重新编程,问题就来了。很多人以为把想要养成的行为习惯重复练习N次就行,但实际上还是改变不了原来的习惯。
“查理法则”的3个步骤
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查理·德伊克在《习惯的力量》一书中提出了改变习惯的“查理法则”,分为3个关键的步骤:提示常规动作(即习惯的一系列动作)反馈。
例如,你要改变开车忘记系安全带的习惯。首先,你要找到系安全带的提示。你可以把插钥匙的动作作为提示,想象一下你插钥匙后启动汽车引擎的样子。看到你的手松开钥匙后,马上去抓安全带,把它拉出来绕过身体,然后扣上。最后要奖励自己。最简单的,对自己说一声“好”就够了,或者你会为增加了驾驶安全的行为而感到欣喜,你甚至变得开心,因为不再会因没系安全带而被警察截停、逮捕。带着这种感觉,你就可以踩油门上路了。
这个视觉化想象的过程需要一定的练习,重复数次可增加你落实到行动并形成习惯的机会。
习惯提升球技
海特勒博士称,“查理法则”帮她改进了打网球的技术动作。
优秀的网球运动员在击球的时候呼气,例如在专业比赛中,常可以听见他们每击一球都会发出咕哝的声音,这是呼气震动了喉咙所致。海特勒很欣赏这种呼吸,但是尝试模仿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气不够,原因是提前吸入的空气不足,在挥拍击球时已经呼出得差不多了。
为了养成吸气的习惯,海特勒选择以迈开步子为提示,把吸气作为常规动作,即时的反馈就是胸中有了气,能够在击球时呼出。就这样,她养成了一旦移动脚步就吸入一口气的打球习惯。
成功了一次,海特勒又琢磨用“查理法则”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球技。她早就知道击球的时候手臂要伸远一些,可使击球力量更大,击出角度更好。这和其他很多网球小贴士都能改善击球动作,但她在打球时从来没能做到。
现在,她给自己寻找提示。她想到了呼气,就像吹蜡烛一样,而且长的呼气正好提示“伸长手臂”。结果她又成功了,最好的反馈就是她的击球变得又深又有力!